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商务与全球事务专业硕士生罗丽静(Venessa)以其对AI赋能学习的积极探索引发关注。Venessa来自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坤甸市,自2019年进入西浦就读本科,今年以3.88的高绩点及卓越表现完成硕士学业。
求学期间,Venessa不仅保持优异成绩、担任学院学生主席,还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有效支持学习体验。她对AI的创造性的使用反映了当下学生群体对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在2024年西浦学习超市主办的“AI赋能教育创新大赛”中,其项目“AI实战:用智能工具提升学习效率”从4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学生组一等奖。该项目开发了一套融合AI工具实操指南与伦理反思的课程大纲,包含互动课程、实践指导和自我评估模块,帮助学生利用AI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AI不应是捷径,而应成为智慧伙伴。”Venessa说,“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来写论文,那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正确的使用方式应是通过AI优化时间管理、构建思维框架,甚至克服拖延症。”
西浦对AI教育创新的大力支持为其探索提供了沃土。西浦持续推进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智能课程工具到自主研发的西浦AI平台-君谋,涵盖学术写作辅助、语言学习机器人、智能检索及视频制作支持等功能。这些工具通过工作坊、培训日等系统化方式深度融入教学体系。
近期,Venessa还受邀出席西浦知识与信息中心主办的"AI学习日"活动,向更广泛的师生群体展示研究成果,并参与探讨西浦“教育+AI”发展愿景。
“接触西浦君谋等AI工具,身处鼓励创新实验与伦理思考的学术环境,使我获得了践行理念的更多勇气。”她分享道。
除学术成就外,Venessa还曾任学院学生主席,积极参与院级学术委员会工作及各类交流活动。她的成长轨迹更印证了学院强调的跨学科思维、伦理实践与全球公民意识培养——这些素质在AI深度影响世界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人工智能虽强大,却无法替代书籍、人文交流与实地体验带来的灵感。”她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名句诠释理念:“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你实现。”如今,这位青年学者正带着在西浦培养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继续倡导AI的负责任使用。
(记者:顾已一 编辑:石露芸 照片:李乐知 Venessa)